位于开发区沙河公园内的余子俊纪念馆
余子俊纪念馆
余子俊纪念馆前言
余子俊(—),明成化六年(公元年)任延绥镇巡抚。明成化九年,余子俊将治所由绥德迁驻于榆林卫城,使榆林的军事地位进一步提高,榆林遂成为整个长城沿线的重要守卫据点、延绥镇的中心。明成化九年、成化十年,余子俊奏请朝廷批准后,大规模修筑了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西抵宁夏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余里的延绥镇边墙。延绥边墙的筑建,为维持当时中央政权的有效统治和管理,维持农耕文明地区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余子俊还屯田养军,开市通商、促民族融合,兴修红石峡渠(后改称广泽渠),畅学兴教、开设卫学等。余子俊在榆林“修边、移镇、凿峡”三大功绩功勋卓著,他一生“尽心边计”青史留名,对榆林的边防和民生贡献甚大。
一座城和一位朝廷命官(高建群)
——为榆林市余子俊纪念馆而作
一部陕北高原的历史,有一半是饥饿史,有一半是战争史。我曾经看过一些县的县志,充斥
在字里行间的,要么是天大旱,饿殍塞路,哀鸿遍野,人们易子而食。要么是血流漂杵,干戈骤起,
人民逃亡十之六七这些字眼。这些字眼叫人触目惊心,我常常叹息说,这
一方人类族群,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每一户人家,每一个家族,每一地一域的百姓,他们能血脉延续,
直至今日,该经历了多少事情呀!那长长的道路上的人类生存斗争图景,叫人扼腕感叹,唏嘘不已,
叫人不由得以手加额,向历史致敬,向来路上那些先辈们致敬。
高建群先生参观余子俊纪念馆
榆林城是一座塞上名城。明朝年间修九座边城,榆林卫、榆林镇、榆林城居中,后来长城线
上又添儿座边镇,所以号称九边十三镇。在明王朝的这九边十三镇中,榆林城东边牵手,直到辽
东以远,西边牵手,直到甘肃嘉峪关以远。我第一次到榆林,是年的秋天,这座位
于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处的塞上名城,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漫步石板青砖铺就的
街道,从魁星楼等几座古建筑中穿过,步入那一座一座的四合院民居,耳边再传来榆林人的那稍
带北京口音的瑯瑯鼻音,卷舌音,让人相信,这座建城逾五百年,号称“小北京”的城郭,肯定
是和北京有一些渊源的。记得,我那次还去过西沙,还来到鸳鸯湖(那
里正在修新的榆林宾馆),来到老城上面的山头极目北望,来到红石峡和镇北台。记得夜来,这
座平铺在沙地上的城市,广阔而博大,夜空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繁星,大地一吐一吸,正在发出深
沉的叹息。
高建群先生
人们告诉我,榆林城建在明朝的中前期,是当时的延绥巡抚建造的。之前,延绥的治所在天
下名州绥德县。正是在这位四川籍的明王朝朝廷命官手里,将治所搬到榆林。榆林未设城前,只
是榆溪河畔一个小小的村子,一个过往的驿站,名叫榆林庄。人们还告诉了我,乾隆皇帝路过榆
林城,夜来站在城门处叫门的故事。仲平先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了(认识有三十
多年了吧),几天前他行色匆匆地来到西安,找到我的“高看一眼”工作室。仲平说,榆林人要
给他们五百多年前建造这座塞上名城的那位明朝的朝廷命官建个纪念馆,要我给纪念馆写点文字,
给这小册子的前面写点文字。仲平还将小册子里而的文字,用邮箱传给了我。
这样我知道了,这位可敬的朝廷命官,国之重臣,名叫余子俊,四川青神(今四川省乐山市
夹江县)人,做过延绥巡抚,做过西安知府,做过明王朝兵部尚书。他将延绥镇治所从绥德迁驻
于榆林卫城,是公元年的事情,也就是明成化九年的事情。
此外,目下仍在淙淙流淌,灌溉着万亩良田的广泽渠,亦是他手上修的。那渠过去叫红石峡
渠。从红石峡的榆溪河上游引水,从红石峡中凿开一条类似红旗渠那样的水道,引水到田。记得,
十年前我的一部电视剧在红石峡拍摄,石窟里,有水流从脚下石渠中淙淙流过,当时我还感叹这
工程的精妙。
余子俊的另一项可以彪炳史册的功绩,是修边墙,也就是修文化人说的万里长城。史料中说,
成化十年()六月,余子俊向朝廷禀报了修筑边墙的情况。至此,他已经完成了东起淸水营,
西抵花马池,连绵余里的延绥锁边墙,总计建筑城堡11个,边墩15个,小墩78个,崖栅个。
我阅读着这个小册子,我的双目有些潮湿。一个封建年代雄才大略,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以国计民生为己任的正面人物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起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余子俊和北宋年间治理这块地面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范仲淹很相似。
好像历史上也有将他俩做过比较的说法。我们应当永远地记住余子俊,这个为我们建
造了一座城,有过大功德的人物。我想,假如这城永远地涵立于天地间,那么余子俊将成为城市
永远的记忆。假如黎民百姓城市居民绵延有余地存活下去,余子俊将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口碑之中。
余子俊修造的这多里的陕北长城,是明长城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屡屡见于电视专题片画
面的,在陕北北部沙漠中的这一段长城,就是余先生所督造的。20年前,我曾经沿这段长城一直
走到它的西北尽头。长城溯黄河而上,穿越了整个大河套。从花马池再往北,穿越旷野,直达银川,
然后从西夏王陵前头的贺兰山垭口,进入腾格里大沙漠,直达黑城,尔后转向甘肃酒泉,从酒泉
抵达嘉峪关、阳关。长城尽头的最后一个烽燧,在昔日龟兹,今日库车境内。
我在这里需耍着蜇说明的是,余先生所主持甯造的余里的陕北长城,它的重要意义,当
更为深远。它为维持当时中央政权的有效统治和管理,维持农耕文明地区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对民族史,尤其是游牧民族史有一定的涉猎。这里不妨再唠叨一二。
第一,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各存在着一条弧状的定居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界线,而中间,则
是辽阔的欧亚大平原。这个大平原长期以来生活卷多个古游牧民族,他们以80年为一个周期,
越过界线,向定居文明索要生存空间。北京、大同、太原、榆林、天水、平凉、银川等等城市,正是
这界线上的一个个坐标城市。所以,榆林城的设制,余先生的陕北长城的建造,其意义更在于此大格局。
第二,蒙元帝国灭亡后,残存的武装力跫一直在鄂尔多斯这个河套区活动。西蒙古的一些力
跫,后来也返回来,定居和游牧于此。所以,余子俊的建榆林城,修陕北长城,对于大明王朝政
权的巩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榆林人要为当年建造这座城的一位封建时代
的朝廷命官,建一座纪念馆了。这叫我由衷地感动。那些忧国忧民功造一方的先贤们,永远值得我们
纪念,永远值得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黎民百姓做过好事的人。
最后,且让我向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致敬,向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所荷榆林朋友们致敬,向即将
开馆的余子俊纪念馆致以祝贺。记得,我还是榆林市委、市政府聘请的书香榆林文化顾问,能将
我的卑微的名字,和这座伟大城市联系起来,这叫我荣幸之至。
南建群
年3月8日于西安
(当代著名作家,海波,为余子俊纪念馆题记)
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中有中国长城,中国长城保存得最完好的是明代长城,明长城最先修筑
的是陕西榆林这一段。榆林因修这段长城而设,这段长城因榆林而生,二者互为因果,共为“父子”。
这段长城产生于蒙汉之界、动乱之秋、刀兵之林、战守之间。当时后元王朝日暮途穷,退居
漠北;残余势力乱滿逞强,分地割据;地方部落时归时叛,变化无常;河套南沿,狼烟时起;千
里之地,鸡犬不宁。就此,明王朝内部议执两端,谋者双分,一派力主“淸套”:要求兵出黄河,
马度阴山,不计较民间嚎啕,生灵涂炭;另一派力主“筑墙”:建议连堡接寨,屯田驻守,为的
是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当政者几经反复,数改初衷,最后采纳了后者的意见。
“千只有头,百只有尾”,树高千尺,重在根本。“筑墙”派中奔走最力的人是余子俊,亲
自组织和领导这个工程的人也是余子俊,为了“筑墙”把延绥镇从绥德移到榆林并使这个原本名不
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北方2镇的人还是余子俊。一言以蔽之,没有余子俊就没有今天的榆林!
当年古战场,今日花似锦,不见金戈铁马,烽火连营,只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当年两垒
士卒,今日蒙汉至亲,北有鄂尔多斯,南有塞上名城,兄弟携手前行。当年黄沙蔽日,如今良田
万顷,稻翻金浪,麦舞微风,阡陌绿树成荫。高天日月如旧,大地巨变沧桑,时间磨去表象,历
史作出定论,能不怀念余公?余子俊的一生,是坚持真理的一生,尽忠职
守的一生,克己奉公的一生,功励卓著的一生!他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不仅榆林段明长城在他
的主持下修成,宁裒段明长城在他的参与下启动,大同、宣化段明长城在他反复建议、不惮丢官受
罚的力争下动工,其他段明长城大多踩着他的脚印、循着他的思路先后修成。说起明长城,必说
余子俊,他可谓功高盖世,光耀古今。余公久去矣,伟名永留存,长城可以作证!
只有展开视野,才能记住前贤。追昔利于前行,鉴古必能润今。让我们铭记先贤功德,发扬实干
精神,爱我中华,爱我长城,爱我榆林!
海波
年3月4日
(海波,本名李世旺,当代著名作家)
海波,作家。真名李世旺,年生,陕西省延川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作家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延川县剧团编剧,青海省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人》编辑,西安电影制片厂宣传处干事、短片部总编辑、文学部编辑,公安部主管的《道路交通管理》杂志编辑。曾获庄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