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更多依靠个人的力量,容易出现传承链的中断。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每一个传承人!
说起非遗传承人,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么一群“老顽固”,撑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计时代喧嚣,不肯朝前看,满身孤勇,就这么守着旧日时光。
今天
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这些
乐山非遗传承人
01
沐川草龙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焕彬
陈焕彬,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沐川县沐溪镇三溪村二组,初中学历,是沐川草龙第三代传承人。
作为沐川草龙的传人,陈焕彬16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草龙的编扎工艺。几经演变的沐川草龙,日臻完美,独具艺术魅力。从最初的草把龙到网状龙,再到如今的鳞甲龙,每一次的精心改良,都是沐川草龙的一段演变史。
制作草龙的工艺复杂且精细,主要工序包括选材→熏蒸→上骨架→上草→连接→上龙筋等,要采用编、织、镶、绕、缠等10多种工艺技巧。据陈焕彬介绍,编扎一条长50米的草龙,需要近个人工。而在整个编扎过程中,龙头的制作是最为耗时,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这是龙的精气神所在。
△
陈焕彬在编扎草龙
2年7月,沐川草龙经过英国“吉尼斯”总部驻中国办事处推荐,在乐山第四届国际旅游大佛节首届世界遗产保护节的民间民俗巡游表演首次亮相。3年11月底,沐川草龙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这在乐山历史上实属第一次。8年6月,沐川草龙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名声大噪。年农历正月初三,沐川县举办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草龙巡游大拜年”活动,央视新闻频道现场直播了这一独具魅力的“年文化”。10年来,沐川草龙这条来自民间的“草根”,逐渐舞向了世界,舞向更宽广的大舞台。
△
沐川草龙表演
作为沐川草龙传承人的陈焕彬,不仅与哥哥陈焕均一道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草龙,还将此项技艺传承给家人。他表示,除了侄儿已多年参与到草龙的编扎和舞耍中,两个女儿也打算学习管理营销,更好地宣传沐川草龙文化,让此项传统技艺一直绵延下去,受到更广泛地喜爱和认可。
02
阿依美格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赫勒田者
赫勒田者,彝族,年3月出生于马边沙腔乡十干田坝村。阿依美格是彝族民间传承的儿童节习俗,其传承历史至今无从考证。7年,“阿依美格”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赫勒田者被公布为阿依美格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赫勒田者其所在乡年年春季之初都要举办隆重的阿依美格,文化传承保护得十分完好。主持阿依美格活动从其祖父开始,至今已经有5代。
△
阿依美格节日现场
“阿依美格是一项即保护传承文化,又有引导孩子突破传统思维的一项很有意思的民俗儿童节。”赫勒田者说,‘阿依美格’不仅预示着来年的春耕春播即将开始,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战胜邪恶、战胜困难,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精神。”
03
嘉州中医滋脾疗法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汤一新
汤一新,生于年10月,籍贯湖南省浏阳市,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嘉州中医滋脾疗法第三代传承人。
汤一新在国家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的关怀和支持下,潜心探究,进一步揭示了嘉州中医滋脾疗法的证治规律,著出了国内外迄今唯一的中医脾阴学专著——《嘉州中医滋脾疗法》。
△
汤一新进行传承指导
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州中医滋脾疗法》名列其中。之后,脾阴理论首次被收入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汤一新也因“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后,于年4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荣誉称号,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接见。
04
峨眉武术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超
王超,年11月出生,习武38年,峨眉武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省级传承人。王超曾代表中国峨眉武术出访新加坡、土库曼斯坦、台湾等地交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武术比赛获得大奖。
△
倒提金钟
7年,王超拜峨眉派猴拳传人岁的释通永长老为师,随后成为武术界蜚声中外的“峨眉七雄”之一。
峨眉武术作为久负盛名的、别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性武术文化内容,“传承峨眉武术精神,弘扬峨眉武术文化”,是王超作为传承人近年来最迫切最重要的心愿。他说:“在我有生之年,即便前路坎坷,我也会坚持下去,尽我所能将峨眉武术文化的精髓与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
王超正在教授学生
05
夹江年画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荣强
张荣强,年出生于夹江县黄土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年画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张荣强一直在进行夹江年画的传统天然颜料的提取实验,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中国当代唯一较全面掌握天然植物颜料提取技艺的传承人。
近年来,张荣强带着夹江年画去往全国各地交流学习,不遗余力地宣传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献瑞馆藏年画展”上,现场展示了夹江年画的制作技艺,作品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年10月,夹江年画受邀参加开封举办的全国木版年画联展,作品被开封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收藏。成都非遗节、西博会、版权博览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随处可见夹江年画的身影,充分展示了夹江厚重的文化底蕴。
△
夹江年画门神
与此同时,为了让年画更加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张荣强和团队成员通过“传统图案再现现代生活”的构想,大胆创新了一些新产品,如叶脉工艺画,扇面画、书签等。张荣强说,下一步,他还将继续挖掘其他题材,以年画创作的方式去表现本土的民间故事,用文旅融合的理念,寻求新的突破。而在发扬夹江年画艺术的同时,也适时地开设培训班,培养传承人,使之代代延续,不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断层。
06
宋笔制作技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华业
朱华业,年,年仅14岁的朱华业进入乐山市制笔厂当学徒,从此便开启了他与宋笔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缘分。他是同行眼中的“全手匠人”,也是宋笔制作技艺唯一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朱华业一直在坚守,一直在期盼,希望宋笔制作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昨日盛景重现。
△
朱华业正在制作毛笔
现年66岁的朱华业,手和心仍闲不下来,“我仍然在找寻接班人,我的手艺是上一代传的,不是我一个人的,需要代代相传下去。如果没有传承人,拓宽市场,将是我们一辈子的遗憾,也将是我们的文化中不可弥补的损失。”
他们籍籍无名、默默守护
带着情感和梦想
带着记忆、和着温度
一守便是一生
内容编撰/彭湖茹
责任编辑/彭湖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