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英雄,
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为了一所村小30多名师生
一个朴素的愿望——
送长眠在校园里的
32位无名烈士回家,
从4月中旬到7月中旬,
中国教育报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
“寻找王团长”活动。
行程近1万公里,
足迹遍布京鄂川鲁豫
5省份10多个市县,
查阅档案资料上千万字,
发表图文报道20篇、
视频报道9条,
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战线
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寻访报道,
还原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
把英雄的故事讲给师生听,
引导他们继承先烈精神,
坚定不移跟党走。
同时,
用鲜活的故事
和融媒体的报道方式,
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时代感、实效性。
寻找:
村小埋忠骨寻访忆丹心
这场寻找,要从记者与湖北省大悟县熊畈小学的偶遇说起。
在这所地处大别山南麓、群山怀抱中的村小里,坐落着一座占地近百平方米的烈士墓。
烈士墓始建于年,年重修。年,随着熊畈小学动迁,烈士墓成了学校的一部分。60多年来,熊畈小学一代代师生接力,悉心守护着烈士墓。
但随着岁月流逝,村里已无人能说清楚墓中烈士的姓名和具体情况,只知道墓中有32位烈士,有4位牺牲在红军长征时期,其他28位牺牲在解放前夕。
“多年来,我们始终不知道烈士的姓名。”熊畈小学校长陈其悟说,师生们一直有一个心愿:找到王团长和烈士们的名字,帮烈士找到亲人。师生们的心愿令记者动容。我们决定,与师生一起寻找,记录下烈士的故事。
寻找之初,我们从“王团长”这条唯一的线索出发,寻访村中的老人,查找《大悟县志》,采访大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黄世鹏,确定烈士们牺牲于年10月发生在熊畈村附近吕王镇的“张大包”战斗,以及王团长的三个“名字”——“王殿录”“王奠六”“王殿六”,牺牲时的部队属于鄂豫军区3分区。
几经辗转,我们在四川夹江县找到了王团长生前的战友、98岁高龄的蔡庆献老人。老人向我们证实,王团长叫“王殿禄”,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19旅56团副团长,是河南人。
找到王团长的准确姓名后,我们又着手寻找他的家乡和亲人。
根据大悟县鄂豫边区烈士陵园的记载,王殿禄团长的家乡是河南商城;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附录的《解放战争时期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他的家乡则是河南固始。联系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后,记者得到的反馈是两地都有关于王殿禄烈士的记录。记者又在河南省图书馆查阅了《河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和《信阳民政志》,两本书中,固始和商城两地同时有关于王殿禄烈士的记载。
令我们惊喜的是,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我们找到了写有王殿禄名字的烈士档案,里面有一封年来自山东曹县民政局的公函。根据公函所述,王殿禄系固始县烈士,曾经结过婚,妻子叫董福田,在王殿禄牺牲后改嫁。全国换发烈士证明书时,她要求补发烈属证。为此,曹县民政局来函请求固始县民政局协助确认王殿禄的烈士身份等信息。
按照公函地址,记者来到曹县苏集镇荣楼村。董福田老人年便已去世,他的儿子荣世民接待了我们。他证实,母亲当年是王殿禄所在56团的宣传队队员,确实曾与王殿禄是夫妻关系,年领到了王殿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王殿禄牺牲时没有留下子女。
此外,我们还请求固始和商城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民间组织帮助寻访王团长其他亲属的下落。两地都在各自记录的地址中找到了祖辈有人参加红军的王姓人家,但无法提供关于王殿禄的确切信息。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无论王团长是哪里人,他都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革命先烈。
走进:
浴血奋战勇铁血铸丰功
王团长的亲人找到了,但与王团长一同牺牲的其他27位烈士,记者仍在努力寻找。
我们先后联系大悟、商城、固始、曹县、红安等地的档案部门、退伍军人事务部门,赴湖北省档案馆和河南省档案馆查询,又致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及湖北省军区档案馆,请求帮助查阅,但始终没有找到27位烈士的名字。但在湖北红安县档案馆,我们找到了关于张大包山战斗最详尽的一份记录。结合各种资料,记者努力还原了王团长和战士们在张大包山战斗的情形:
年10月5日上午,国民党部队千余人进犯湖北礼山县禹王城(今大悟县吕王镇),王团长所在部队接到军分区首长的紧急命令后奔赴战场,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中午时分,王团长率部与周边部队配合,将敌军逼至张大包山上。敌人居高临下,还有大炮、机关枪等重型武器,但王团长和战士们英勇战斗,“以炮火轰击,并勇猛冲杀”,最终“战斗完全获胜,总计毙伤敌军余人”,但王团长不幸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解放军档案馆帮助下,记者找到了王殿禄一位战友的后人董铭。董铭的父亲董传章任晋冀鲁豫野战军7纵(后与1纵合并)19旅作战科科长时,与同在19旅任56团副团长的王殿禄相识,后来两人又同在鄂豫军区第3军分区任职。
据董传章生前回忆和现有的军史资料,董铭为我们讲述了王殿禄所在部队的许多细节,并帮我们厘清了王殿禄牺牲时部队的番号。根据这些信息,我们简单还原出了王殿禄团长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
出生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青少年时在家乡加入红军,并随队参加了长征,后来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烽火中,随部队转战冀鲁豫,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冀鲁豫5分区游击支队参谋长、冀鲁豫10分区18团副团长,与团长杨光义一起,带着六七百人的队伍在鲁西南抗日。
抗战胜利后,继续在鲁西南与国民党军队战斗,任鲁豫军区7纵19旅56团副团长、团长,并与董福田结为革命伴侣。
年7月,接到党中央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命令后,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南下过程中,所在部队作为先头部队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的一部分,突破黄河天险,一路浴血奋战,完成挺进大别山的任务。
而后,部队转隶鄂豫军区,任教导第3旅9团团长,为创建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继续战斗。
年10月5日,王殿禄在张大包山战斗中身先士卒,不幸牺牲,与一同牺牲的27位战友合葬在今天的大悟县熊畈小学,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此时,距王团长及其战友们为之奋斗牺牲的新中国成立,只有天。
精神:
山河已无恙先烈当笑慰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为一家教育专业媒体,这场建党百年之际的寻找,意义早已超越我们日常的报道——于记者而言,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一次深刻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走在这条寻找路上,我们不仅找到了王团长的故事和家人,还找到了许多许多。
——我们找到了革命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精神。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突破时空的阻隔。
蔡庆献老人曾向我们回忆19旅从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时的情形:
我们作为先遣部队之一,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相隔千里,前要突破黄河天险,后有国民党军十几个旅的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挺进奔驰,重重困难,可想而知。
挺进大别山是急行军。当时大家把重武器撂下,把大锅也扔了,甚至连自己的铺盖也扔掉了,就是为了能够跑步上山。副旅长傅春早对战士们高喊:“同志们,有一个人冲到大别山就是胜利”……
“革命理想高于天。”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包括王团长、董传章、蔡庆献在内的无数先辈,为了同一个信仰,挥别亲人、告别家乡,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革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功勋,“甘将热血沃中华”,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
正是因为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绘就了一幅幅激越沉雄的历史画卷,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烈士长眠,我们常念。
——我们找到了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
红色基因、革命薪火,要代代传承。在熊畈小学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浸入心扉的传承:
60多年,一代代师生接力为烈士守墓,早上一入校门,老师们就带着学生打扫烈士墓;学生放学之后,老师们还会再到烈士墓巡视一圈;每逢清明和霜降,师生们要为烈士献上一束花;秋季开学第一件事是为烈士墓除草、为雪松剪枝;学校围绕王团长的故事开展了许多红色教育活动,讲党史、认党旗党徽、给烈士写信……
红色教育在山村孩子们心里撒下了红色的种子。他们在给烈士的信中写道:“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把烈士墓当作亲人的墓一样来守护。”一字一句,饱含着孩子们对烈士真挚的情感。
熊畈小学校长陈其悟了解到我们寻找的整个过程后表示,要把记者寻找的过程讲给学生听,永远铭记王团长等英烈的事迹,同时不断提醒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对孩子们开展爱党爱国教育,最鲜活、生动的教材”。
熊畈小学所属的黄站镇中心初中,校长张祥波也一直关心着我们的寻找:“非常感谢记者同志帮助找到了这么多烈士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受教育。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中,以王团长鲜活的事迹给学生以启发,让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们“寻找王团长”,初衷是为了实现熊畈小学师生送烈士回家的心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寻找和报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让熊畈小学的师生及全国教育战线师生,了解王殿禄等烈士的事迹,学好党史,了解党百年来带领这个国家走过的路,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找到了全社会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当年他们为我们牺牲,今天我们为他们做一件事。”太多热情的社会各界人士,只因听说我们在寻找烈士,不辞辛劳、不计报酬,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
为了帮我们寻访当事人,大悟、商城、曹县等地的教育部门干部和基层学校老师,顶着烈日多次奔波在乡间路上,冷俊峰、雷鸣等民间志愿者在各种烈士寻亲群里帮我们转发线索;
为了帮我们查阅档案资料,军事博物馆、解放军档案馆和湖北省军区、孝感军分区、16集团军等部队,以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在档案馆、图书馆的浩繁卷帙中,一页一页搜寻;
为了陪我们实地探访,大悟县教育局朱志道老师、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丁巍主任驾车上百公里,辗转前往多个山村;
为了还原王团长所在部队的细节,革命前辈的后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蔡力勋、河南濮阳县第五初中副校长刘锋、中科院退休干部董铭等,帮我们查找了大量资料;
此外,解放军报、湖北日报、河南省电视台等媒体的同仁,也积极参与进来……
一路寻找,总是不经意出现的人和事,带给我们温暖、感动,使我们对帮烈士寻亲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气。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我们寻找王团长,是为了寻找英雄和他们的故事,是为了推动全社会缅怀英雄、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山河已无恙,先烈当笑慰。
至此,“寻找王团长”系列报道本可画上一个句号,但我们依然不愿放弃,希望终有一天能发现新的资料,找到长眠在熊畈小学的所有无名烈士的名字,告慰英魂。我们还在努力。
追忆先烈吾辈自强
陈其悟
今年,我们终于找到了校园内的“无名烈士们”的部队,找到了乡亲们口中“王团长”的姓名和家乡了!熊畈村60多年来的心愿,完成了一大步!
回顾寻找王团长的过程,既艰辛又曲折。好几次,几乎山穷水尽,却又在中国教育报记者们的坚持不懈和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下,柳暗花明。
当我们找到夹江的蔡庆献老人,听他描述王团长和部队千里挺进大别山时,那个过程仿佛就出现在我们师生眼前;当我们看到董铭老师梳理出的王团长及烈士们所在部队的沿革情况时,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当我们发现山东曹县王殿禄团长的夫人时,内心无比欣慰……
通过这次寻找,熊畈小学师生再一次走进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年代。战士们衣衫褴褛、奋勇冲锋的样子,不断在我们眼前出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也要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让我们在精神和思想上都受到了洗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国家,不能忘记历史。熊畈小学多年来追忆、寻找先烈,不仅是为了重温身边的历史,更是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党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怎样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让今天的孩子们明白,要听党话,跟党走;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系湖北省大悟县熊畈小学校长)
稿件来源
中国教育报年8月1日04版《万里寻先烈百年续忠魂》
本文作者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澈张晨张婷李柯
责任编辑
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