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夹江这个倒霉的老张,现在有了安稳

每天凌晨四点,老张就要起身备货,准备自己的咔饼生意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王博尔)“我真的太倒霉了,倒血霉!”这是老张对自己上半辈子的评价。但对现在的生活,老张说,他只有两个字,“知足”。

老张名叫张洪均,乐山夹江人,在夹江县甘江镇上做咔饼生意。4月15日中午,当记者在甘江镇迎春路的“老字号张记”咔饼店见到老张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午饭时间,不少人来买上两个咔饼佐餐。身高1米5的老张往饼里夹菜时被厨车遮得严严实实,只能看见一只手不断地递出饼子来。

今天是“老字号张记”店铺开张的第四天,看着属于自己的“门面”,老张依然觉得像做了一场梦。小儿麻痹导致左脚残疾、妻子生下孩子3个月后撒手人寰、每天要接十几通催债电话……飘摇了大半辈子,老张终于在这个3平米的小店铺里感受到了“安稳”。

每天都有老主顾前来等着老张“现烙”咔饼

患病

“先是我,再是我老婆,然后是我妈,越穷越病,越病越穷”

据老张说,他从小就有小儿麻痹症,记事起走路就不利索。但在老张的记忆里,医院,“治不了,也治不起。”老张说,那时候一家六口人住在甘江镇的定惠村,靠着父亲每个月帮别人烧饭赚的30元钱过日子。

22岁那年,老张娶了媳妇,是隔壁村的李富枝。四年后,李富枝有了身孕,带着对新生命和新生活的期盼,老张从亲戚手中借了元钱,买来一台冷柜做冰棍生意,“那个时候卖冰棍一天能挣二十多块,觉得自己还挺厉害。”

年,儿子刚出生,李富枝却因医院,一天的医疗费用就需要七十元。“从儿子出生到她走,一共只有三个月”,老张说,卖冰棍的钱不够,他就到处去借,可他没想到,妻子没救回来,自己的母亲也紧接着被查出癌症。

年,老张的母亲撒手人寰。那一年,老张带着不到一岁的儿子,没了妻子,没了妈,一共欠了1万2千元的债,他说他认明白一个理,“人就是越穷越病,越病越穷。”

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但每回遇到孤寡老人,老张都会请她们吃免费咔饼

还债

“最绝望的那天,我想过死了算球”

母亲去世后,父亲曾把家里刚收回来的斤油菜籽交给老张,让他榨了油卖钱来还债。这斤油菜籽在老张家的院子里只放了一个晚上,就被尽数偷走了,“我到现在都没想通,哪个贼娃子这么凶,八大八百斤,一点都没给我留。”

尽管对二十年前的事不能说得很详细,但发现油菜籽被偷时的心情,老张记得清清楚楚,他不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典故,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死了算球”。

老张是认真的,他买好了农药,但进屋看见熟睡的儿子,忽然就心软了,“他还那么小就没了妈,要是我也不要他,那他太可怜了。”

由于常年躬身做饼,老张的背驼得厉害

要把日子过下去,老张从父亲那里学来了烙饼的手艺,自己又摸索着拌料,开起了人生中第一个咔饼摊。为了多做生意,老张把儿子带在身边,在甘江镇上推车叫卖。老张说,那时镇上还是石头泥巴路,车不好推,家太远,到了晚上,他和儿子就“打伙”睡在咔饼车用来放炊具的夹层里。

到了盛夏,天气热起来,吃咔饼的人少了,老张就把生意停掉,蹬起人力三轮车。由于左脚残疾,只有右脚能蹬车,老张做这个营生要花上常人两倍的力气,“蹬三轮第一年,我从斤瘦到70斤。”

为了省钱,老张每天只在街边吃两顿“一元饱”。那是一种在乡镇间颇为流行的“自助”,只需要交一块钱,就可以随便吃摊主准备的饭菜,当然,菜品大多是白菜和土豆换着来。

两个“生意”交织在一起,老张一干就是6年。年,当人们沉浸在新千年的喜悦中时,老张也迎来了他“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刻”,还上了自己欠的最后一笔账。“那个亲戚的钱欠了太久,我很不好意思,还钱那天还专门给他买了只母鸡”,老张说,还完了债,他原本想吃顿好的庆祝一下,但一路走回家,看到什么都嫌贵,“穷怕了,最后奖励自己睡了个好觉。”

老张的咔饼在甘江镇小有名气,老少皆爱

过日子

“老天爷看我上半辈子过得太惨,让我遇见了很多‘贵人’”

老张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上半辈子,他觉得除了“倒霉”,没有其他词可以形容,但他还说,“老天爷看我上半辈子过得太惨,让我遇见了很多‘贵人’。”

其中一个“贵人”是夹江残联理事长蔡建忠。年,一场大雨下垮了老张在村里的房子,蔡建忠了解到老张的情况后,帮他申请到一万元的救助款,加上老张拿出的两万块的积蓄,盖起了一座新房。“那件事以后我们就像‘兄弟伙’一样”,用老张的话说,蔡建忠这个人“对得很”,有“好事”也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节假日没事也会专门来照顾他的咔饼生意。

老张说,自己还有一个“贵人”叫段平,是甘江镇市容环境管理所的所长,“多亏有他,我才能搬进今天这个铺子。”

段平是去年4月来到甘江的,因为爱吃老张的咔饼,他们也变成了朋友,“我了解过他的过往经历,不容易。”认识老张后,段平经常劝他找一个正式的门面,不要再做流动商贩,但老张始终心疼租金,听不进去。

如今,老张拥有了自己的门面

“今年开始,我们全力整治市容市貌,流动摊贩影响环境又阻塞交通,必须取缔。”没有暴力执法,没有强行拖拽,段平陪着老张在镇上走了一整天,给他分析“稳定”下来的好处,并实地考察门面位置,最终选定了迎春路口这个两条大道交汇的“黄金口岸”。为了减轻老张的负担,段平又开始做门面主人的工作,“嘴皮子都磨破了,把0的年租金讲成了。”

4月12日,老张的“老字号张记”店铺正式开业。尽管还带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身份,但老张觉得自己早就“不贫困”了,“我现在有店,有小几万的存款,儿子在珠海有了工作,去年驻村第一书记还指导我栽了5亩耙耙柑,今年少说结百来斤,我还有啥子不满足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