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要回家的。古人常谓近乡情怯,可心心念念的仍然是归。近年新生出一种近乡情怯,潜在之意却是趋避欲逃。所怯之事,不外乎礼尚往来、人情世故、数米而炊、坐井观天、旧习仍存、民智未开、村野衰败、故园陌生。
然而这种怯或许只是源自我们自身与现实的某种脱节。随着中国社会越来越高的流动率,独在异乡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常态,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审美趣味、知识获取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塑造出一种“现实”,它剔除了那些“多余”的素材,一定程度上满足着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想象和个体期望。返乡打破了这层“现实”的玻璃罩,我们被抛掷在更大的现实中,如同赤身裸体地立于旷野,于是当风呼啸在耳,才会显得异常凛冽而倍感不适。
所以返乡其实是个机会,让我们有可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和参与一个真切的中国。现实不会因为回避与逃离就变得不存在,所谓“近乡情怯”只能是一种懦弱和驯顺。而以下推荐的15本书,或许有助于我们在体验与观察之外,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思索脚下的这片土地。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
作者:[德]艾约博
韩巍(译)吴秀杰(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12
通常说起乡村,我们不自觉地会用一种静态的方式进行叙述,仿佛乡村的概念就是传统的、田园的、未经历工业化的、没有第三产业的、前现代的、区别于城市的、有待改造与发展的另一种社会形态。这是西方侵略话语和狭隘现代化思路的共同结果,既推动了直至今天的城乡二元结构,也被城乡二元状态不断固化,于是今天的中国普遍有一种游离在城乡之间的无根感。事实上,乡村原本有可能长成另一种样子。
《以竹为生》一书以四川夹江县为样本,书写了其手工造纸业在20世纪的衰亡与转化,并揭示出伴随经济、政治革命一同发生的知识再分配——技术主导从乡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渗透在社群关系网络中、塑造了当地生活模式并不断调整产业生命力的手工造纸术,被工业化和城乡功能划分生硬掐断,匠人重新成为农民,地区退回农耕乡村。德国汉学家艾约博“小切口,大视角”的研究路径,从一个村庄的百年社会史管窥整个20世纪大潮流与大变革对乡村的改造与影响,不仅是一部恢弘的社会史,也是一部深刻的观念反思史。
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
作者:景军
译者:吴飞
福建教育出版社-7
作为韦伯所谓的“儒教国家”,孔庙是传统中国的一个信仰之所。但进入现代,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孔庙及其承载的祖先崇拜与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摧毁与重建的过程。学者景军的《神堂记忆》从社会记忆的角度对孔姓聚居的甘肃大川村进行深入调研,打捞出当地孔庙毁坏与复兴的历史和细节,尤其挖掘了恢复之中出现的改造与重构。这其中不仅关涉传统文明的问题,还包括对灾难的应对与处理,以及裹挟在权力与道德之中的身份和权利意识。
该书在极具功底的学术价值之上,拥有很强的可读性(吴飞的翻译亦起到重要作用),实属难得,非常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乡土社会和民间信仰。不过,此书的出版颇费周折,成书自然也与原稿有所差异。
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
-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
作者:应星
知识产权出版社-6
提起应星,总会让人立刻想到其对于抗争政治的开创性研究,无论是《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2)还是《“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皆成为这一领域不可忽视的力作,想要探究中国农村社会权力的运作与博弈是无法绕开不读的。然而在这两本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