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龙岩市政府最新通报:至12月26日12:00,龙岩市“12.25”事件已造成8人死亡、25人受伤。25日下午犯罪嫌疑人邱某持刀劫持龙岩公交公司公交车,沿途冲撞街道行人。根据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邱某,男,年1月出生,龙岩市新罗区人,无业人员。邱某与当地居委会干部有积怨,事发当日居委会干部到其家中,向其父亲采集优抚对象信息,产生矛盾,犯罪嫌疑人持刀杀人,而后劫持公交车撞人。
今年12月5日下午,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城一辆公交车发生爆炸。据夹江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夹江县焉城镇一辆3路公交车行至迎春南路,因不明原因导致爆炸,车辆玻璃碎裂,17名人员受伤,所幸现场无人员死亡,犯罪嫌疑人目前已经落网。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上坠入江中。年11月2日,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
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一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公安机关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刑事案件,大火共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
年6月5日,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北星公司的一辆牌号为川A的、满载乘客的9路公交车在行驶至成都动物园附近、市北三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时发生燃烧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年7月2日该案告破,系故意放火案,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以上几起恶性公交车事件,除重庆公交事件可以认为是临时突发外,其余都是明显的蓄意的反人类、反社会的报复行为,犯罪分子选择公交车为作案地点,一来是因为公交车人员密集,二来是公交车安全防范措施薄弱,甚至可能防不胜防。
在谴责毫无人性的犯罪分子,哀悼死难者的同时,背后的原因,无疑也值得深思。
从内因来看,纵观以上公交事件的犯罪分子,普遍存在严重的反社会心理。在中国,这种反社会心理主要表现:自我中心观念强烈,自身具有反社会型人格,表现为一种偏离社会化的、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格;以及不良的道德情感,通常具有自卑感、冷酷、残忍、自私,缺乏爱国主义、自尊心、友谊和同情心等道德情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意志薄弱,难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从外因来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依然存在不少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暴力拆迁、黑社会欺凌、暴力执法、司法不公等等所谓的社会“积怨”,都可能成为诱发反社会心理的外部原因。
美国著名学者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爱和归属感(Loveand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当今中国社会,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等,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从安全方面来看,中国社会整体稳定,治安状况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然而,在爱与归属这一个层次,我们当前的社会供给是严重不足的,而恰恰这一层次的需求,正是当前社会所最为需要的。在西方国家,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为老百姓提供了这一层次的“产品”,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本来就没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家,如何供应有效的“精神产品”,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具体到社会治理层面,一方面我们国家在许多偏远山村需要进行“精准扶贫”之外。在广大城市当中,实际上也有不少“边缘人群”需要“精神扶贫”。已故导演胡波在其遗作《大象席地而坐》中,讲述了这样一群边缘人群绝望到似乎毫无希望的故事。这样的人群,这样的经历,假如没有家庭、亲人、社会的有效疏导机制,则随时有可能走上极端,轻则伤害自己,重则危害社会。
愿国家给人民供应更多的幸福与快乐,愿所有偏执的人都能有爱和归属,愿所有的公交车悲剧都不复重演。(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