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一列满载四川夹江茶叶出口中亚的专列在成都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整装待发。
省政协副主席祝春秀,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陆彪,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财务处处长耿建勇,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政策咨询处副处长刘志颐,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乐山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阿刘时布,乐山市副市长陈长明,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县委副书记、县长漆宾,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乐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成都市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夹江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等参加首发仪式。
“我宣布,发车!”
随着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祝春秀一声令下,汽笛轰鸣,形如长龙的50节满载着吨、货值万美元的“四川夹江茶叶出口中亚专列”在阵阵送别掌声中缓缓启动,大约20天后到达公里之外的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车站,将夹江绿茶运往中亚各地。
走出去
一片茶叶的“西行漫记”
古有张骞携茶出使西域,今有班列载茶走出国门。
是茶的故乡,古往今来,茶叶不仅是流通在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中亚班列出口夹江茶叶,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夹江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闯市场,也能更好地以茶为媒传播文化、共谋发展,拓展夹江的世界“朋友圈”。
近年来,夹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0+3”农业产业发展部署,借助“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渠道,推动夹江绿茶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中亚专列首发仪式现场
“年2月19日,价值57.9万美元的.5吨夹江绿茶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这也是四川茶叶首次直接出口中亚。”夹江县茶叶协会会长、华义茶业负责人方义开颇为自豪地说道。有了华义茶业的带动,夹江本土茶企正积极向海外进军。
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夹江·峨眉山)国际绿茶出口发展论坛上,占全国绿茶出口份额10%的夹江,更是获授“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称号。
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告诉,夹江县积极探索出了“名优绿茶上品牌、夏秋茶走出口”两条腿的战略路径,通过“夹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推介会”“绿茶出口发展论坛”等活动契机,努力推动夹江绿茶远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非洲、中亚、东欧地区……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正扬帆出海。
统计数据显示,年,夹江茶叶总产量4.3万吨,综合产值63.6亿元,出口茶产量较上年增长20.3%达到3.2万吨,出口额突破15亿元,出口量和出口额位列全省第1位。
种好茶
富民强县的“金叶子”
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青衣江畔的夹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早在两宋时期就开始大规模种茶,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夹江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提出“”工程(即到年,茶叶面积稳定突破30万亩,茶叶产量达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亿元,税收达到1亿元),推动夹江茶叶一路快速小跑,斩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产茶百强县、绿茶出口强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四川茶业十强县等称号,被誉为“出口茶生产示范县”“川茶国际化引领县”。
是哪些举措推动夹江茶叶
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的呢?
原来背后藏着“四板斧”!
第一板斧:创新金融政策为茶企送上资金的“及时雨”
夹江县自年5月起,推出以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分险的“政银担”合作模式,协调省农担公司放大杠杆比例至1:20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全县“政银担”累计放贷笔7亿元,居全市第1位,为茶企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水。
“手头有订单,政府有帮扶,产销渠道畅,我们信心很足!”春日暖阳普照,四川夹江百岳茶业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完成订单,公司总经理薛毅底气满满。
第二板斧: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一流贴心服务
“我们企业申请办理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当天上午提交资料,下午就拿到了许可证,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前来办证的茶企员工蒋立东说。
近年来,夹江县出台《优化提升“六大环境”争创成都平原经济区营商环境第一县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始终对标先进和一流,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极大简化了企业和市民的办事手续,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办事更省心。
第三板斧:林茶套种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过去,夹江大面积种植巨桉纯林,不仅导致病虫害多发,而且在生长过程中消耗养分和水分过多,许多人将之称为“抽水机”“抽肥机”。年新年伊始,夹江县委县政府就把打好巨桉改茶的“生态战”放在首位,采伐巨桉面积.1亩,全部推广林茶套种。
“茶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是夹江的一个创新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套种珍贵用材树种,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茶园的附加值,实现生态与产值的‘双赢’。”夹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薛怀军讲道。新场镇欣梧村村民朱时华在了解林茶套种新模式的喜人经济效益后,不仅把邻居家的10余亩地租下推广林茶套种,儿子也承租了70余亩地,一家人的生活就像炉灶里的火,越过越红火。
第四板斧:脱贫增收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
郭建明是夹江吴场镇三管村的茶农脱贫典型,过去一家人曾被贫困户的“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在政府的帮扶下,自家种茶面积由1.5亩发展到如今的8亩左右,不仅在年成功脱了贫,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由于夹江茶叶品质优良,每年春茶采摘时,各地的茶商们争相前来收购早春茶,鲜叶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木城镇大旗村村民王沛丽告诉,前段时间采茶旺季,她一天要采10多斤,一个人一天就卖了多块钱。
如今,夹江全县茶产业基地面积已超过30万亩,打造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22万茶农人均种茶面积1.36亩、人均因茶收入1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茶叶已是夹江的一道招牌“硬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第一富民的农业支柱产业,“青衣江茶”更是继千年纸乡、西部瓷都之后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作者/来源:夹江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